武汉阿斯顿帕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  版权所有

 鄂ICP备15016388号-2 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武汉

武汉阿斯顿帕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
>
>
>
为什么孩子容易“玻璃心”?该如何增强他的自信?

为什么孩子容易“玻璃心”?该如何增强他的自信?

分类:
行业动态
发布时间:
2019/06/05
浏览量
前段时间期中考试之后,有个妈妈在班级群里发牢骚,大致意思是老师不公布孩子班级的成绩,这样自己就不知道孩子在班级里是处于什么样的名次。当时老师的回答是“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,因而不公布成绩”。
 
这样做真的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吗?孩子自尊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?
01
 
孩子自尊心脆弱缘于不自信
 
关于“自尊心”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,但是很难具体地去界定,因为自尊心的高低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和标准,所有的情绪波动似乎都可以归于自尊心受到了打击。
 
其实,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综合觉知,即他的自我评价。“我是怎样一个人,在别人眼中我是怎样一个人”,这些都是通过自尊是否被满足获得。
 
孩子之所以自尊心容易受到打击,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本身的不自信。这种不自信使得他疑心重重,时刻怀疑别人对他的看法,甚至别人无关紧要的一个眼神和话语,都让他觉得意有所指,自尊受损。
 
02
 
自尊心脆弱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
 
自尊心弱的孩子普遍缺乏自信,无论做什么都觉得自己做不好,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 
01
 
 害怕与人相处
 
这种孩子大多不愿意与陌生人接触,说话时不敢跟对方的眼睛对视,目光躲闪,在人多的地方害怕自己成为焦点,很难跟他人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,往往比较孤独。
 
02
 
 喜欢逃避
 
有的孩子特别害怕搬家或者转到一个新的学校,因为他不愿意去面对亲环境,对新事物充满恐惧和抵触心理,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,不愿意改变,认为自己缺乏独立面对新环境的能力,对家人过分依赖,看管独立生活的能力。
 
03
 
追求完美
 
有的孩子喜欢按照图纸来搭积木,但是如果哪个地方搭错了,但整体效果还不错,那么他也会非常懊恼,认为自己没做好。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总是存在挑剔心理,非常在意自己的行为结果,并且常常会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感到不满。
 
04
 
习惯讨好别人
 
有些孩子平时不被父母所关注,所以总是会用一些言行来试图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,哪怕是一些自己不愿意从事的行为,只要能让父母高兴,他也会违心地做,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讨好型人格,慢慢失去自我。
 
归根结底,这种种的表象之下,都源于内心的不自信。为什么孩子会不自信呢?
 
首先,孩子年龄较小,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自我概念,对美和丑的认知待完善;
 
其次,很多孩子容易在压力之下形成消极的自我暗示,比如遇到事情他第一个想法不是如何去克服,而是想着“我不行”“我做不到”,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能力得不到正常发挥,所以容易失败;
 
最后是外部环境造成的心理脆弱,比如遇到挫折没有人鼓励他、不知道该如何去做,导致自己无法适应挫折,变得消极、不自信。
 
03
 
 如何增强孩子的自信心
 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,而大人往往习惯于给孩子身上贴标签,比如一个不敢爬高的孩子,大人会给他贴上“胆小”的标签、一个不爱吃某一样食物的孩子,大人会给他贴上“挑食”的标签、一个内向的孩子大人会给他贴上“害羞”的标签……
 
然而,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,是不会被标签所束缚的。正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和低自尊,才需要用标签来给自己标注进同类里面,获取一种虚假的安全感。之所以说是“虚假的”,是因为这种自我划分和自我可怜,并没有实质的意义,并不会从内心真正建构起稳固的安全感。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对于自我的客观全面认知和真正的自我接纳。
 
那么作为家长,我们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突破标签的束缚,增强孩子的自信心,让孩子实现自我接纳呢?
 
01
 
引导孩子学会正确“归因”
 
很多孩子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心理:这次考试考得很好,孩子就会认为是自己平时足够努力,知识掌握得很牢固;如果某一次考试没考好,孩子就会找很多外部的原因,比如这次的题目出得太偏、有些题老师没讲过、或者是这次临场发挥不好……
 
总之,做得出色时都是自己的功劳,而当失败时都是外界的原因,这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自然倾向,在心理学上我们叫这种现象为“归因”。顾名思义,归因的意思是指为自己的行为结果查找原因。
 
我们作为父母,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归因。比如我们可以多引导孩子从自己内心着手分析,把不好的行为结果归因到是否努力的因素,而不是总归咎于外因,如果孩子常常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因的话,那么他就会觉得,很多失败是自己不可控的,在这种心理建设下,孩子就会觉得自卑无助,不愿意去更加努力克服内容的障碍,从而变得没有自信。
 
02
 
帮孩子建立积极完善的情绪调节机制
 
其实孩子都比较单纯,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,容易因为周围人的看法而对自我的看法发生改变,所以我们即要在孩子自我否定时鼓励孩子,还得在孩子受表扬飘飘然的时候及时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,让孩子能够正确、全面地看待自己。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不会在遇到挫折时一蹶不振,也不会遇到吹捧时认为自己无所不能。
 
及时地引导孩子的情绪,帮孩子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认知,让孩子拥有完善的自我情绪管理机制,才能使孩子能够变得宠辱不惊,养成踏实做事的习惯,自己的情绪也不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。
 
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认为,一个有着积极乐观心态的人,不但有迷人的性格特征,还有更神奇的功能,它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心理免疫力。
 
03
 
给孩子正面的“自我暗示”
 
董进宇博士在《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》一书中说过:人的自尊心就像人的脊梁柱,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,就必须抬头挺胸。
 
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话,那就是“让孩子昂首挺胸走路”。那是因为,这种肢体动作传递给孩子内心的潜台词就是“我能行,我可以”,就会让他对未来、对远方、对自己所要做的事产生自信。
 
每个人自信的孩子都不一定是天生的,需要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停给予他鼓励和夸奖,比如孩子有道题不会做,有的家长会说:“这么简单你都不会?动动脑筋就能想出来了。”家长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要让孩子自己动脑去想,可是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却是“你真笨,这道题这么简单你都做不出来”。
 
家长不要妄想这样一句话就让孩子有所改变,也不要试图用难听话让孩子知耻而后勇,孩子需要适当的时间和空间去找到自我,从而变得自信。
 
此时家长需要慢慢地对孩子进行正面的“心理暗示”,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,比如“虽然这道题很难,但我觉得以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说,一定可以慢慢找到方法,只需要稍微动一下脑筋,分析一下题意就可以了”,在这中间即强调了孩子“逻辑思维能力强”这个优点,又传达给孩子一个意思,那就是“认真分析题意,多动脑思考就能完成”。
 
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有失败和受挫的时候,也都会有怀疑自我的时候,家长所要做的不仅是要让孩子自己相信自己,也要不断地告诉孩子:我相信你,你能行!
 
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应该都可以看得出来,孩子的自尊心是否脆弱归根结底基于内心一点一滴的自信积累,并非仅仅如开头所说,不公布成绩、不批评孩子、不惩罚孩子就能做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了。
 
当然,作为父母也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健康积极自信乐观,这样其实也在用自己实际行动告诉孩子,即便遇到不开心的情绪,也要保持自信,正确面对自我,才能最终战胜困难和挫折!